2022中國葡萄酒市場數據出爐,盡管全年仍呈下降趨勢,但從今年1月及春節期間的市場表現看,復蘇明顯,讓我們對未來的2023年市場走向更加充滿信心。

近日,2022年國產葡萄酒產量數據及進口酒數據相繼發布,正如之前預料的一樣,中國葡萄酒市場仍然呈現出下跌態勢。
2022,或已是谷底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全國葡萄酒產量21.4萬千升,同比下降21.9%。12月當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3.2萬千升,同比下降23.8%。

進口酒方面,據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進口葡萄酒總量為3.4億升,同比下降了21.1%,進口額為96億元,下降了12.5%,而這一數據相比于2017年葡萄酒進口高峰時已經被“腰斬”。
其實,葡萄酒產量的下滑在近年來已經成為“常態”,自2012年達到138.2萬千升的高點之后,便一直處在“跌跌不休”的態勢,2013-2016年,國產葡萄酒降幅相對較小,仍穩定在100萬千升以上,而2017年則近乎腰斬,產量僅為67.91萬千升。疫情三年,酒水市場更是迎來消費寒冬,使得國產葡萄酒產量進一步下探,2021年,國產葡萄酒產量為26.8萬千升,已經回到了2000年初的水平。
進口酒亦是如此,2019年以來,由于疫情以及對澳洲酒的“雙反”政策,中國葡萄酒市場出現了國產酒與進口酒雙下滑的局面。
近年來,中國葡萄酒市場的下滑令不少業內人士憂心忡忡,但在更多依然堅守在這個行業的人看來,葡萄酒作為健康酒種,仍然是朝陽產業,2022或已是其谷底,葡萄酒產業的恢復發展將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
2023,向好而行
可喜的是,目前,向好的趨勢已經出現。
2022年12月,“新十條”發布,防疫政策優化帶來人員流動和餐飲消費的加速。不少葡萄酒行業從業人員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絲路酒莊莊主李勇表示,政策改變對葡萄酒銷售的影響顯著,在市場放開后,銷售額幾乎立刻出現了回升,目前的銷售狀況比較樂觀,今年保守估計至少會有30%的增長量。“一上午都在忙著談合作,今天就有三家意向客戶”,李總說道。
國產酒之外,進口酒商也感受到了市場的復蘇。江蘇圣果酒業副總經理張鑫春表示,今天上午也在忙著見客戶,動銷情況良好,今年公司也準備進一步擴大進口酒品類,多布局幾個進口國。
此外,身處市場一線的經銷商同樣感受明顯。上海嘉美酒業總經理李虎表示,從今年大年初一開始,他這邊就一直在出貨,中間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目前他還在準備增加一些品類,例如起泡酒和桃紅葡萄酒等,而且按照目前的態勢,今年也會多參加一些展會,爭取更多意向客戶。
可見,目前市場復蘇態勢明顯,今年的“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從大的層面來看,葡萄酒主產區的政府持續加力扶持國產葡萄酒產業,也給葡萄酒市場注入了溫暖。
去年以來,寧夏相繼印發《推進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政策措施》《關于推進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等文件,推進寧夏產區葡萄酒產業發展;新疆昌吉州人民政府公布計劃設立自治州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山東省煙臺市則將葡萄酒產業鏈作為全市16個重點產業鏈之一加快推進,列支4000萬元支持葡萄酒產業發展,并于去年6月末發放首批葡萄酒產業發展資金。
這些政策的制定和陸續落地,也都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利好國產葡萄酒發展。相信2023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向“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