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葡萄酒圈里,有位人稱一聲“東哥”的資深葡萄酒人陳瑞東,他既是成都葡萄酒協會會長,也是四川首家自主品牌的葡萄酒酒窖——靚久橡木桶酒窖的創始人。

自1999年入行葡萄酒以來,今年已然是陳瑞東在酒海沉浮的第二十四載了。
我們這一代人什么都經歷過了
“我們這一代人,什么都經歷過了,尤其是四川人,地震、高溫,到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陳瑞東是西南葡萄酒圈二十幾載的見證者,談及時代落下的灰塵,他認為這是不可抗因素,并不是努力就可以改變的。

早些年的葡萄酒商貿生意享受了時代的紅利,沒有現如今強大的互聯網,主要依賴信息差,很多企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快速發展起來。然而在當下,任何事情都在發生變化,昔日如火如荼吃盡紅利的行業,今日可能就走向了盡頭。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如今的快遞次日達,互聯網讓我們足不出戶聯通世界。商業模式變了,酒商們也不得不改變自身以應對變幻莫測的酒場風云。
在陳瑞東看來,現在正是對企業的一個考驗,考驗一個企業多年的沉淀,以及作為經營者如何把控風險。用企業過去的盈利來應對現在的狀況,度過今年葡萄酒市場的不景氣,也不失為一種策略。“現在對很多企業來說,少走彎路就是捷徑,不虧錢就是賺錢!”
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改變經營模式,或是尋找其他的經營的渠道,都是不同的應對方式。
是堅守傳統?還是擁抱時代發展?
“有時候我也很佩服自己堅持了二十幾年。”在當下這個浮躁的時代,“堅持”成為了特別難能可貴的品質,若是在一個行業中能堅持十年以上,基本上就被稱為頗具匠心的一方大師了,能堅持二十載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陳瑞東坦言,即便是做到了對葡萄酒行業的堅守,自己依舊只是非常傳統的葡萄酒經銷商,在順應時代的發展方面,自己做得并不好。
到2020年為止,陳瑞東經營的葡萄酒商貿企業依舊是著力在餐飲、酒店、商超等傳統的分銷渠道,而彼時,正是互聯網線上渠道發展的紅利期,從早期的微信微店,到后來的自媒體、公眾號、電商平臺,以及現在的抖音視頻等內容營銷,一波接一波的互聯網營銷浪潮襲來。
沒有追隨這股時代的東風踏浪而行,就一定會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嗎?答案并不是肯定的。
我國的酒水行業起源于傳統渠道,且發展壯大于線下分銷。不可否認,線上銷售曾帶來過非常輝煌的戰績,但更多的紅利還是來自于不夠完善的制度以及消費者對新鮮事物的嘗鮮。
酒水不同于其他消費品,有著更為嚴格的監管,待一切走向了完善和有序,早期諸侯混戰的紅利模式也消失殆盡,只留下實力雄厚的頭部玩家?,F如今入局已然不易,獲利更是資本的博弈。
沒有選擇貿然入局線上渠道,而是堅守在傳統渠道,與陳瑞東認為“葡萄酒是需要體驗”的理念不謀而合。“靚久橡木桶酒窖作為一個以葡萄酒文化為底蘊的活動體驗中心,已經運營了14年,也積累、沉淀了很多老客戶。未來傳統渠道的發展依舊是我的重頭戲,但是內容營銷也會嘗試去做,如果做好了,對公司的發展是錦上添花。”
堅守傳統渠道,不貿然跟風,是陳瑞東的選擇,也正是在傳統渠道里二十幾載的沉淀與耕耘,讓他的酒窖在時代的洪流里穩扎穩打,度過重重危機。當然,成功的道路千千萬,積極擁抱線上渠道或是內容運營,抓住時代的風口順勢而為,定是也能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或許才是當下的破局之法。
葡萄酒日益萎縮,真的只是因為疫情嗎?
作為企業管理者,靚久橡木桶酒窖在東哥的帶領下在行業里占有一席之位,作為成都葡萄酒協會會長,企業家的經歷讓陳會長對行業發展的洞察更為深刻。

陳瑞東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
終身名譽院長李華合影
“現在葡萄酒行業的碎片化和粉末化特別嚴重,入行沒有門檻,越來越多其他行業的人進入到了葡萄酒經銷商貿領域。”成都為作為西南地區的門戶,是酒水銷售的重地,也是內陸地區的時尚之都,從早些年的夜總會、到線下流行的小酒館、以葡萄酒為主題的餐吧等,風口在成都的酒水市場不斷輪回,有人入局,也有人在風起云涌之后退出轉行。
在陳瑞東看來,年輕人創業,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對葡萄酒的發展是有好處的,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葡萄酒。但部分廠家直接針對餐吧酒館營銷,這也加劇了葡萄酒行業的碎片化,擠壓了傳統渠道經銷商的空間。一旦廠家和消費者之間的壁壘被打通了,能存活下來的傳統經銷商數量勢必會受到影響。
無論是互聯網內容營銷的出現,還是葡萄酒為主題的小酒館風靡,都是一個又一個風口,陳瑞東表示:“一個行業的風口終究會被另一個風口所顛覆,這是無法避免的自然規律,是好事,也是一把雙刃劍。”
“近年來幾乎所有酒種都在蒸蒸日上,唯有葡萄酒日漸萎縮,甚至連成都人并不熱衷的黃酒現在的銷量也與葡萄酒相當,很難想象繼續發展下去,葡萄酒未來的路在哪里。”面對行業的現狀,陳瑞東一針見血地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陳瑞東與美國著名葡萄酒評論家羅伯特·帕克合影
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白酒借著醬香的東風乘勢而起,威士忌的風頭也愈演愈烈,甚至相對小眾的清酒也有不少消費群體。然而作為酒種的一個大類——擁有多產區多品種的葡萄酒,卻面臨著日益萎縮的現狀,我們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讓葡萄酒走到了現在。
“葡萄酒人走向了一個誤區。我曾經被邀請去過很多產區進行培訓,第一天的培訓內容關于葡萄的種植栽培,整個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第二天是關于營銷培訓,參會人員基本上走了2/3。”重酒液質量,輕產品營銷是現下葡萄酒市場的普遍現象。
不可否認,也正是因為專家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當下的中國葡萄酒在酒液質量上完全可以做到“平視世界”,眾多優質的國產葡萄酒站在國際舞臺上也絲毫不遜色。但在陳會長看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性價比,注重營銷,將葡萄酒賣出去,才是目前更加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葡萄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行業內的重要營銷方式,然而多年的葡萄酒“教育”卻讓葡萄酒的門檻越來越高,消費者們越發無所適從。“葡萄酒是帶來愉悅,而不是負擔。消費者們端起葡萄酒杯,卻說‘我不懂葡萄酒’,更有甚者因為不懂葡萄酒,從而排斥葡萄酒。”陳瑞東惋惜道。
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教育,讓消費者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輕松地去享受葡萄酒,發自內心地愛上葡萄酒,這也正是靚久橡木桶酒窖堅持每年舉辦100多場活動的初衷。
會長,遠不止于一個身份
正因為有著豐富的葡萄酒行業從業經驗加持,在成為成都葡萄酒協會會長后,陳瑞東更希望為行業做一些事情。

“原來協會吸引了一些個人會員,今年整個葡萄酒協會已經全是企業會員。我認為行業協會它首先應該服務于企業,然后協助企業再去服務于消費者。四川成都作為內陸城市,承辦每年的酒水盛會——全國糖酒會,吸引了眾多沿海的進口商來成都招商。通過成都葡萄酒協會的平臺去對接沿海地區的進口商或者是海外的酒莊,讓成都的經銷商和進口商信息對等是協會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

陳瑞東補充道:“同時,我也希望能夠讓成都的葡萄酒文化氛圍更濃厚。未來計劃引進國際起泡酒節,建立侍酒師、品酒師人才庫,為葡萄酒的從業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希望企業們能夠借助協會的信息把自己的事業做起來,共同為行業發力。”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由,我們的采訪團隊無法前往成都,采訪也不得以調整為線上模式,但是當陳瑞東爽朗的聲音從網絡的另一端傳來,仿佛一劑強心針,一掃葡萄酒人的低迷與疲倦。
西部看四川,四川看成都,成都作為西部的重鎮,是行業的風向標,相信成都葡萄酒協會在陳瑞東的帶領下,未來可期!